5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51看书网 > 唐朝最佳闲王 > 第二六零章:朕要改革

第二六零章:朕要改革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“不错,我们遵循古制,历经数十年,数百年的休养生息,的确可以积攒很大一笔财富,可那又怎样?你我皆活在当下,为何不趁着还有力气,想办法改变一下?便是失败了,至少你我也曾努力过。”兵部尚书杜如晦也紧跟着附和道。

以往兵部是没资格参与这种关于经济方面的会议的,就算是参与了,顶多也就是个旁听。

专业不对口,根本插不上话,也不敢插话,户部会杀人的。

但是现在不同,无论你是哪个部门的,所有的议题都可以参与进来,至于采纳与否,那是皇上的事情,你只管说,只管拿方案讨论即可。

“老夫还是觉得,可以先试一试,不如先定个三五年的时间,若是不见成效,再恢复古制也不晚。”杜如晦继续说着。

下面的讨论纷纷不绝,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与答案。

十位大臣讨论的是满头的大汗,险些因此而打了起来。

打架,这在唐朝还是很正常的现象。

有时候在朝会上,两个大臣因意见不合都敢当着皇帝的面打上一架。

在唐朝,没有什么事情是打一架解决不了的,如果有,那就再来一架。

除了刚开始的发言,李元吉便一直观察着几人的言论观点,综合总结了一下,其实也就是两个观点。

一个是以裴矩为首的守旧派,认为按部就班,一步步来就好,没必要瞎折腾,毕竟这都是前人经过无数年的经验,总结出来的路数。

而另一个则是以房玄龄杜如晦为首的改革派,认为古制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,所以必须要进行改革,但这些改革派也并非一心的支持改革。

而是要先小规模的推广一下,若是成功,再进行推广,若是不成,则重回古制。

“朕既然提出了这个改革方案,便是早已试验过的,是可行的。镇北就是最好的案例,但受制于一些原因,镇北其实远没有达到朕的预想。

朕就这么跟你们说吧,关于商业的改革,势在必行,谁也阻止不了。

而朕的心中,还有一条更大的计划,这个计划在等着钱去实施呢!”李元吉直接站出来斩钉截铁道。

这帮大臣们全特喵的跑题了,自己让他们讨论的是应该注意哪一点,应该避免哪一点,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商业。

结果这帮人却围绕着该不该发展商业争论了半天的时间,完全就是一群没进入状态的家伙在吹牛皮。

实在看不下去的李元吉,只能出面打断他们无厘头般的争论。

反正这个内阁是自己提出来的,古代皇帝最大,这个内阁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。

你们提的意见好,那就按你们的来,若是朕不满意,管你提的什么意见?通通按朕的来,没得商量。

虽然早就知道了结果,但讨论了半天才被制止,不少人心中也是有些郁闷的。

不过在听到李元吉说还有更大的计划,不少人又将小心肝提到了半空中,太特喵的刺激了简直。

“朕计划未来两年内,修建一条可供三台马车并驾齐驱的水泥路面,从长安至洛州。五年内,修建一条从长安到镇北的水泥路。十年内,要以长安为中心,东至临海,北至镇北,南至蜀地,或者更南之处,西至边塞。

这条路不仅可以用来通商,必要的时候,也可用于军队的调动,坚硬的路面,可使军队的速度大大的提升,在将来,还有更多的路要修建。

有句古话怎么说来着?要想富,先修路!”李元吉继续说着,得意之时,甚至连后世的一句名言也拿出来炫耀了一番。

要想富,先修路?

房玄龄心中暗暗念叨着,虽然听着有点怪怪的,但仔细的回想一下,这话好像还真的挺贴近现实的。

但……

“那得多少钱啊?”裴矩捂着胸口,强撑着身体问道。

户部管的就是钱,没钱这工程怎么搞?裴矩甚至已经开始考虑是不是要辞官了,反正自己是干不下去了。

瞅你那损色……

李元吉心中暗暗的鄙视着,浑然不在意的挥挥手,说:“不多,水泥可以成本价购入,算了,干脆给作坊一笔钱,然后朝廷自己建作坊造水泥好了,这样朝廷需要出的,不过就是人工成本而已。

至于人工,不是有劳役吗?近些年来周边是没什么太大的战事了,也用不着那么多的劳役,就让他们就近修路好了,如此一来,朝廷所需要准备的,只不过是他们的口粮钱而已,这些都是毛毛雨……”

看着李元吉扒拉了一会儿,竟然把成本算的只剩下了口粮钱,虽然算的也没错,而且就近分配也不算是劳民伤财,但这样搞真的好吗?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